>
沾上笔墨,宁桦用水墨的手法在宣纸上画出了一个个京剧脸谱。
生旦净末丑。
标准的脸谱那种,就是随便走到华夏的哪个旅游中心城区基本都能买到的那种圆溜溜的脸谱。
宁桦毛笔能写出一手好字,国画同样用的毛笔,自然在掌控力上有了先天优势。
说来也是奇妙,上辈子他因为书法老师劝他专心的一句话被小时候的宁桦放大了听,对国画望而生退。而这辈子,却用另类的方法,再现了这门艺术,反而学会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份缘分的奇妙。
宁桦也没有多画,只是画了几个标志性的脸谱,就停手了。
戏曲,作为国粹,几乎没有哪个华夏人不知道的。可是年轻一辈总是会一口咬定自己完全不懂,一窍不通。
事实上也并非如此。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干啥热血,写春秋~~~”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过往宾朋听从头……”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敬佩。”
“为救李郎离家远,谁料皇榜中状元……”
宁桦敢拍胸脯保证,上面那些,肯定有人看着字能不自觉的哼出调来。
为了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不提春晚每年变着花儿的让青少年熟悉的各种偶像明星来唱两句戏曲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各种戏剧类的真人秀和明星特色竞赛节目层出不穷。
之所以层出不穷就是因为它有吸引力,有吸引观众的去看的能力,而观众之所以会被吸引,原因可不正是对传统艺术的尊敬和喜爱。
我们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对传统戏剧一无所知,可也不是那么的了解。
戏曲……不可否认的是,不景气了。
地球上,21世纪,电影电视就直接冲击了戏曲市场,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并不是戏剧不再精彩。
节奏太慢,剧本太少,方言限制,培养人才困难都是戏曲发展的致命伤。
其中剧本太少,是致命伤中的致命伤。
就像是《说唱脸谱》中的说的,好东西是好东西,但是鲍参鱼翅天天吃也是不行的。但是戏曲剧本不是那么好写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校霸是亲亲怪 猎同之真假库洛洛 分手第八年【CP完结】 长庆无欢 爸爸,你在哪里 一代宗师[系统] 挖坑要填[快穿] 執聲 盗墓:我的老婆是精绝女王 城南一顾 神奇宝贝之波导的圣骑士 火影:无尽重力 穿成男主早死的亲妈[玄学] 白月光在噩梦游戏复活了 在攻略的修罗场中被迫营业 吾家辅助不温良[电竞] 在武侠文里修仙 校霸和他的小姑娘 穿成炮灰我退圈上岸了 扬州辞